第(2/3)页 朝着那边还在远处观望的黄巾贼寇们招了招手。 顿时,那群黄巾贼寇欢天喜地的冲了过来。 等到那群黄巾贼寇全部接近,魏晋这才发现,这支千人队伍,不只是褚燕一个年轻人,就连他的麾下所有人,也都是由年轻人构成的。 年轻人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的确正常。 至于如何解释加入黑山城这件事,自然由褚燕去和那些黄巾贼寇沟通。 很显然,包括褚燕在内,这些年轻人并不是真正的黄巾贼寇。 他们不是直属于太平道,直属于太贤良师张角靡下的黄血军。 和那些攻打石邑城的黄巾贼寇一般,他们都是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在头上裹上黄巾……便自称黄巾军罢了。 魏晋返回。 身后跟着不久前的敌军。 城门打开。 当他回到城墙上解释了几句后,城墙上的孙有缺,和那诸多的士卒才知道,原来那个重创孙将军,又被城主一个照面秒杀的口臭黄巾武将,也加入了黑山城。 对于这种结果……他们的心里颇为复杂。 一方面,那黄巾武将的嘴太损,在城外叫阵的时候几乎将所有的山贼都骂了一遍,还在单挑中打伤了孙有缺,这让他们有些不满。 另一方面,在魏晋和孙有缺的影响下,崇拜强者已经成了黑山城士卒的本能,能够几个回合就击败孙有缺,已经足以证明那位黄武将的实力。 这样一位实力强大的武将加入黑山城,对整个黑山城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于是乎。 在这种复杂的心理下,士卒们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褚燕,和他麾下的那诸多黄巾贼寇进城。 倒是孙有缺,却没啥抱怨。 对方嘴臭是嘴臭了点,可在单挑的时候,褚燕也确实是对他手下留情了。 而且孙有缺看的出来,自家将军对褚燕有想法。 作为头号狗腿,自己就算是白白挨打,那也得受着。 再者说, 没看到此时的褚燕比他还惨吗? 他的伤势轻微,只需休息一两天就能恢复过来。 褚燕身上的伤势……没个十天半个月的调理,恐怕很难恢复过来。 所以。 城墙上的那诸多将士中,反倒是孙有缺最先调整好了心态,以热情的态度欢迎褚燕,和他下的黄巾贼寇加入黑山城。 褚燕正式加入黑山城。 这个小插曲也算结束了。 接下来。 在孙有缺的带领下,褚燕一边养伤一边熟悉黑山城里的诸多事务。 包括黑山城的构成平原上那数多万的领民,以及那两千多已经被贬为奴隶,正在山贼们的监督下开山修路的黄贼寇……等等。 对那些黄巾贼寇,不管是褚燕还是他的麾下,都没有什么反应。 同为黄巾阵营,却分为三种性质。 第一种自然是大贤良师张角的本部,以及他麾下的那诸多黄巾渠帅,这些是黄巾阵营的主力,也是真正的黄巾军,他们同时也是反抗大汉的主力。 第二种,便是黄巾之乱爆发后,在头上裹上黄巾便自认黄巾阵营的人,他们太多是山贼,土匪,强盗出身,座下也大多是地痞流氓。 或者是被裹挟的平民。 魏晋眼中的黄巾贼寇,说的便是这种。 第三种,则是褚燕这般,有资格被称之为一方豪强的存在。 他们认同张角的理念,自愿加入黄巾阵营,但既不属于张角的麾下,也不认同黄巾贼寇们的恶行。 性质不同,理念不同。 当看到那些黄巾贼寇被贬为奴隶,开山修路的时候,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反正。 就算是他们遇到了这种黄血贼寇一般也是斩了了事。 时间就这般缓缓的流逝。 在黑山城养伤的过程中,褚燕也真正认识到了黑山城这座,外界传言中的魔窟。 和处界相比。 这里不但不是魔窟,反而像是一个世处桃源。 在这里生活的领民,他们需要缴纳的粮税很少,也没有其他苛损杂税,更没有来自地主乡绅的欺压。 只要努力工作,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 就算那些被贬为奴隶的黄贼寇,在吃食上,黑山城也从未亏待过他们。 外界呢? 那些处于大汉朝廷统治下的子民呢? 若是他们能够吃饱穿暖,恐怕就没有黄巾起义这种事情出现了。 慢慢的。 褚燕对黑山城多了几分归属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