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七十八章 下马-《风雨长剑歌》


    第(2/3)页

    呼。罗庭轻轻舒了一口气,赶路的十余天,他可以说一直在养精蓄锐。

    由于只是暂时停留几日,且镖队与商队不同,目的是保护镖物而不是跑商,所以身为杂役的罗庭无需卸货,怪不得那日收了不少银子才将他塞进镖队的中年人还一副你赚大了的模样,这趟走镖杂役的活确实称得上香饽饽,比镖师都要轻松,启程与最终到达之时搬下家具,饭食之类的活也有伙夫包揽,一路上除了收拾收拾东西以外,什么事都不用做,实在是轻松得很。

    不多时,安离镖局便已出现在前方不远处,车队再次放缓了速度,车夫们高声吆喝着,手中缰绳高扬,马车慢慢自镖局后门驶入,进了后院,后院不大不小,堪堪能停靠下这十余辆车,罗庭扶着家具走到车尾,准备下车。

    ...

    车刚停稳,应觉瞬间站起身来,一个翻身,极为漂亮地落下了车,拍了拍衣摆,脸上露出了无比振奋的神情,这一天天下来,对于他这种闲不住的人来说,个中无聊唯有自知,每日白天赶路时或骑马或呆在车上,除了与车夫闲扯外,再无事做,习武之人皆知,即使武艺再高,若常不施展,也必然生疏,可在狭小的马车上,练剑又练不得,于是应觉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闭眼冥想。

    没错,冥想——或者说,观想。

    神游物外,冥想练剑。

    就像安离帮的那个年轻人一般,半夜观联,联中字拳意流淌,观字如练拳,古月翟观了数年的字,便如练了数年的拳,而应觉虽无等同于那副联的强大剑意承载物得以一观,但多年之修习,使得他掌握了宽泛意义上的“冥想”之法。

    所谓“冥冥之言,生慧正道开悟”,在应觉看来,这种奇特的修行方法能与内气修炼归于一类,属于内家之法,重静坐,重领悟,而另一类,则是外家之道,重实战,重杀伐,当初的罗叔与刀鬼都是精于此道者...不,与刀鬼生死一战时,那最后的几刀已经脱离了这个范畴,那血气冲天之景,绝是内家之道。

    一般江湖武人,要么专修外家,一身横练功夫练到极致,皮如铜骨如铁,肉身可抵刀兵,要么内家外家同修,例如张老头便是如此,外有远超常人的力量、速度以及精妙剑法,内有深厚气机与锋锐剑意,单拎出一样,便可纵横江湖。

    而精于内家者,应觉倒是听过一嘴,张老头、说书人、私塾老师他们都讲过两个让应觉很好奇,但从未一见的地方,一是道观,而是佛寺,据张老头说,道观中修武之人几乎皆走在了此道上,而佛寺中也有少许,江湖中极其少见,偶有出现,也差不多是这两地出来的,据说这类高手境界通常极高,行事难以预料,手段变化莫测,遇到了最好是跑远点。

    应觉虽不太认同,却是听进了心里,他两道兼修,很清楚其中的区别,两道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有不同的门路与走法,无论是内家还是外家,若走到了尽头,皆可举世无敌,而内外兼修的话,这合两道为一之路相比寻常要更加难走,但相应的,得到的东西也会更多,当然,任何道路的基本,都是长年累月的练习。

    没有人生来便是绝世高手,即使天赋异禀百年难得一见,也只是缩短成为绝世高手的时间而已,其中挥洒的汗水是必不可少的。

    应觉自然明白,如今这一身实力,为何而来?有对说书人口中刀光剑影的向往,有张老头那严苛无比的教导,可最重要的,还是他从小到大十数年如一日的苦练。

    此种冥想就是练习的一种方式,有点类似做梦,醒来之后记忆朦胧,不甚清楚,虽无安离观拳那般清晰,但久观想下来,仍是抵得上现实练剑几分之功效,在这枯燥无聊的赶路途中恰好可以派上用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