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边是没有立锥之地只能住在笼屋里面的普通阶层,一边是住着半山别墅过千平方米的香江富豪阶层。 可以说,就如同两个世界一样。 像这种笼屋,不仅仅是在九龙城寨这里,在九龙,新界很多,特别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后的深水埗等地。 “赖先生,你们住在这里每个月多少钱?” “以前10港币一个月,后来升到20港币,一直到现在升到80元一个月,看以后还要涨,再涨我们到时都不知道搬到哪住了。” 按照现在香江的人均收入来看,人均收入一千多到几千港币不等都有。 像这些老人在九龙城寨这里到底有什么收入,杨铭不清楚,不过,他们住在笼屋这里,一个月下来80港币,相当于普通人月薪的十分之一,也不低了。 “赖先生,那你们想过搬离这里吗?” “想,做梦都想,但是出去后,其他地方也没有那么便宜的地方。”赖国文无奈。 他们这些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收入,也不用想什么退休金那些。 这些人很多可能还是黑户的,年轻都是打一天赚一天的钱,如果有余钱还寄回给老家的亲人。 “那你老家是哪里的?” “我老家斗門那边的,最早是偷渡到濠江,从濠江那里偷渡到香江,以为香江这边有更好发展,这辈子就那样过去了。” 斗門? 杨铭记得那个地方属于珠城一片,离濠江确实很近。 有些人先偷渡到濠江,再偷渡到香江。 “那你知道老家的变化?” “以前有和老家还有信来往,现在不知道了。” 赖国文可能不知道,现在国内珠城已经被老先生画了一个圈,将是经济特区之一,未来应该还是发展得可以的。 按照赖国文的情况,应该还是很早就偷渡来了。 “那你还想回去吗?” “杨先生,老家回不去了。” 赖国文摇摇头。 早些年,可能还想回去,现在怎么可能还回得去呢? 老家回不去,如今这里又是混成这样,加上年纪逐渐大了,怕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能过一天是一天了。 “赖先生,那你们有什么要求希望得到改变的?” 杨铭是杨爵士,还是太平绅士。 这次他本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改变这些九龙城寨里面的人情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