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气功”一词,最早见于唐代道教文本,宋代也有记载,但此后很少出现。 在解放前,各种体操、呼吸技巧和冥想技术就已经广泛存在,但是那时候它们还没有被统一称之为气功,而是在各种宗教组织、神秘主义集团、功夫行会乃至医学世家里以各种不同的名目存在着。 直至解放后,“气功”一词才广泛且频繁地出现于汉语当中,并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概念,专指那些来自Z国的身体技巧。 从意象上看,“气”直接对应于中医理论,但更深层次则源于传统Z国的宇宙观,它是宇宙中于万物之间流转的本质属性之一,身体借由气既可以实现自身与外界的联系,也可以使某一空间成为具备特定状态的“场”。 “功”则包含一套从身体生理的技术到道德力量的内容,从另一侧面而言,“功”是“气”得以施加在另一个个体之上的主要方式。 大部分气功需要以一套标准动作来操练,这套动作叫做“功法”,著名的有“香功”、“智能功”等。 这些功法,都号称由一个偶像型的气功大师所创立和传承,加入“功法”的人会形成一个社会网络,带动着成千上万的练习者。 每一种功法都通过地区性的“修炼点”来传授给练习者,这一网络甚至可以扩大到全国。 在某种功法的组织中,练习者不仅要被卷入到气功大师、其真传弟子、教练这些垂直的管控关系中,也会广泛地与组织中的其他练习者联络。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了一次“气功热”。 一时间,全国上下皆卷入了这场对于气功的迷狂,全国数千万人修炼气功,“气功大师”受到明星一样的礼遇和追捧。 此时,杨铭等人刚刚来到天坛公园。 除了看到一些游客外,杨铭看到一群人正弯腰蹲在远处。 前面有一个四十多岁留着长头发的男子在也是蹲在前面。 看着他们奇奇怪怪的动作,不但杨铭好奇,林秀芝等人也是很好奇。 此时,杨铭等人在那看着。 这些人似乎在那练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停下来。 最让杨铭等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天气下,这些人穿着不多,甚至,那张脸有些红扑扑的,不知道是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的。 这人群里面,有两个妇女,不正是给他做饭的阿姨吗? 杨铭让张国华去把那两位阿姨叫来。 “杨先生,你,伱来了。” 两位阿姨是唐芸找回来给杨铭做饭的,她们则是请假来这里连气功。 现在看到杨先生出现在这,她们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那么冷天气,你们穿着不多,不冷吗?” “杨先生,我们刚刚跟着大师练功,身上有股暖气,一点都不冷。” 跟着大师练气功不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