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除此之外,梁伯涛考察团在硅谷的时候,还有袁天樊等人帮忙。 也就是说,陈春现在硅谷,他也只是看到一部分,如今听到杨先生说起,陈春现再次感到惊讶。 “我已经认识到硅谷的重要性,在来燕京前,我已经提前在香江成立一个科技园区。当然,不仅仅是香江,湾湾那边也已经出现了新筑科技园区,在东洋和欧洲也有不少的科技园区。现在燕京的中官村科技园区出现,都是差不多时间,就看看未来在同样时间成立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发展起来?” 陈春现也是那样想的。 国内和国外始终不一样。 对于硅谷那一套模式,他觉得可以完全复制过来,但是,又不一定能够真的完全实现。 “杨先生,我这次从硅谷回来,就是准备给科学院提出成立中官村科技园区的,既然杨先生已经提出了,那么就不需要我再提出。” 虽然陈春现做不成第一人,陈春现还是很高兴,因为他清楚感觉到杨先生的影响力和能量,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普通学者能比的。 “陈先生,你能够想到这些,已经算是国内第一人了。对于这一点,我是真的非常佩服。” 早年,陈春现是在苏连留学的。但是,现在苏连早已放弃了半导体的研究,不得不说还是很可惜的。 陈春现回到国内,得到重视,又得到前往硅谷考察的机会,眼光和别人自然不一样。 “杨先生,如果我在中官村开一家公司,你认为如何?” 开公司? 难道还是想像历史上那样? 那个时候,说明陈春现其实并不适合创业,他是一位学者,更适合去做研究, 如今以陈春现的身份,是有工作单位和铁饭碗的,很难想象他会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自己出来创业。 杨铭说道:“陈先生,我给你几个建议。” “杨先生,你请说。” “第一,你还是留在原来的单位,作为一个学者研究相关理论,这会提升你的职位。” “第二,你出来创业,资金方面,我可以为你融资。但是,创业只有两种结果。第一种,失败了,然后继续创业。第二种,成功了,你可能会成为百万富豪,甚至亿万富豪,如同你在硅谷看到那些富豪那样。但是,现在你的特殊身份,想单独出来创业,怕是受到的压力和阻力很大。” “第三,你可以离开原来单位,加入到中官村科技园区,担任一位管理层。对于中官村科技园区,我和老先生提了,老先生也同意我的建议。也就是说,帝国集团提供资金,管理,国内和燕京方面提供土地和政策。到时,肯定也是需要一批管理人才,你正好可以加入到里面担任一位管理层。这一个办法,比起第一和第二种,对于你来时,风险没有那么大。” 第二章! 求订阅!!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