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柳传智的父亲关系网就不简单。 倪广南一个知识分子,他怎么可能斗得过买办家族呢? 杨铭看完后。 他已经明白了。 结合自己前世所知道的事。 杨铭更是清楚。 这个柳传智,一开始和其他研究所成员共同成立的公司,真正发家的资金,一开始确实是依靠倪广南研发的汉卡发展起来的。 柳传智变成买办后,他不再需要倪广南的存在,自然也就一脚踢开了。 也就是说,并不是倪广南背叛连想和柳传智,而是柳传智背叛了倪广南。 “老板,有什么问题吗?”唐芸问道。 “你上午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个柳传智,他给你第一印象是什么?” 第一印象? “老板,这个人,我只是听说是计算机科学研究院的,今天看资料才知道对方是柳谷数的儿子。但是,这个人,我第一眼看到就不喜欢。”唐芸直接说道。 她这些年为杨铭做事,见人也见多了。 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为什么柳传智给他的第一印象不好,唐芸也说不出来。 “既然那个倪广南已经回国了,你亲自替我去见他,我今晚吃晚餐的时候,想见见他。” “是,老板。” 唐芸有些惊讶。 这个倪广南居然会是被杨铭接见? 唐芸离开后,也就立刻去见倪广南。 倪广南。 如今,今年已经44岁,已经是进入四十不惑的年纪。 但是,现在倪广南确实有些迷茫。 1974年,倪广南作为计算所代表参加748工程会议,根据748工程的宗旨,倪广南提议六室输入组立项开展汉字处理研究,得到了时任室主任曾茂超和组长竺耐刚的支持。 1981年8月,应邀到加国研究院工作,担任访问研究员,他在加国工作的年薪是4.3万加元,按官方汇率相当于国内工资的70倍。 1983年5月,也就是四个月前,倪广南还是放弃了高薪留任加拿大工作的机会回国,回国前他自己掏出几千加元,买了够研制几台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来,包括Z80CPU、SRAM、DRAM、接口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和C编译器等。 当时,他很清楚现在国内半导体,芯片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加国工作的时候,更是清楚。 这次回国,他还是想把计划放在研究汉字处理研究,也就是他的汉卡计划上。 但是,这需要资金,也需要更好的团队。 他找过计算机研究所相关的负责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回应。 即使是那样,他自己私下已经在进行研究,并且已经有初代的成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