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来到东方文华大酒店。 这里楼顶的豪华套房已经给他准备好。 杨铭和沈先生聊了半个小时。 沈先生先回去。 如今,杨铭从窗口这里看出去,燕京也是有不少的变化,很明显,燕京的二环和三环之间,此时,许多地方也成了工地,许多地方高楼开始耸起。 远处正在开发的国贸大厦一期,正是帝国集团旗下的怡和集团修建。 历史上,这国贸大厦作为燕京的CBD,其实是大马和香江富豪郭壑年投资修建。但是,这一世杨铭更早进入国内,也和老先生更早提出修建国贸大厦的想法。 所以,郭壑年有钱也没用,郭氏集团并没有参与到里面。 除了国贸大厦。 还有燕京的东方广场,历史上,最早是董浩运提出修建,后来董家把这里交给李加城投资。 其中,这里面,历史上的周恺萱也是通过董家的东方广场认识了李加城。 但是,这些都已经变了。 也就是说,国内四大一线城市CBD。 此时,杨铭的帝国集团旗下公司都有参与当中。 无论是燕京的国贸大厦,东方广场一带,还是申城的埔东,羊城的珠江新城,以及鹏城的福田片区。 帝国集团都有参与到里面。 这些地方,帝国集团以后凭借每年的租金收益,都是越来越多。 “老板,燕京的变化很大啊!”一旁的林秀芝发现一年没有过来,她发现燕京变化也是挺大的。 事实上,杨铭知道,国内变化最大的正是鹏城。 鹏城三天一层楼,五天两层楼。 除此之外,还有现在的申城埔东。 自从去年,杨铭开始对申城埔东重点投资和开发后,埔东开始正式成为新区。 在今年,埔东又成了新的试验区。 也就是说,除了最早老先生画出的那几个圈。 包括鹏城,珠城,惠城,汕城,厦城,这些是老先生最早提出的试验区外。 现在又多了申城埔东这个试验区。 杨铭相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还有埔东的区位优势,帝国集团又巨额投资,埔东很可能要比历史上发展得更好。 “香江在变,国内也在变,不要带着以前的眼光看待国内,我想等国内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香江都不一定比得上国内的大城市。” 第二章! 求订阅!!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