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984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下午。 杨铭在剑潭公园里面散步。 这次杨铭前来湾湾考察和投资,从蔡家手中收购超过三分之一的产业,已经超出预期了。 当然,杨铭知道这次来正是合适的时候,太早不行,太迟了,十信危机爆发,帝国集团也没有收购机会。 “少爷,我们要回香江了?”一旁的阿珠问道。 “怎么?不喜欢苔北的生活。” 一开始,阿珠可能还觉得新鲜,时间一长,阿珠还是想回香江生活。 可能也和圜山饭店住的压抑有关。 “少爷,还是浅水湾半山别墅住的舒服。” 当晚。 杨铭刚刚吃完晚饭,回到豪华套房的书房。 鄧昌富敲门过来说道:“杨先生,有一个人想见见你。” 有一个人? 此时在湾湾想见他的人很多。 但是,杨铭并不是什么人都见。 “是谁?” “他叫郭泰名。” 郭泰名? 杨铭觉得这个人很熟悉。 当鄧昌富介绍对方是弘海精密公司老板的时候,杨铭已经知道对方是谁了。 不正是后来被誉为血汗代工厂富土康的老板郭泰名? 此时的郭泰名在湾湾的富豪来说,他还排不上名,和湾湾本土的十大财团相比差远了。 像蔡家只是把其中三分之一的产业卖给杨铭,还是在亏损那么严重的状态下,杨铭都要花160亿新苔币收购。 但是,此时的郭泰名正处于发展中。 1973年2月,郭泰名出资10万元新苔币,与朋友在苔北县创立了弘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 不到一年时间,企业成为郭泰名的全资公司。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泰名就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 这时的弘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苔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4年,成立弘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泰名立即从东洋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