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两年,国内,国外甚至全球的局势都在发生变化。 “杨先生,我这两年在印毒确实见识到了许多以前没有见到过的东西。” 可以说,这两年,烸子是边走边想,然后把自己的内心写下来。 本来在这之前,他很喜欢通过现代诗来表达他的想法,但是,金镛先生不建议他再写那些现代诗了。 而且,烸子之所以没有再写,还真的因为和金镛提到一个人有关。 徐志摩。 正是因为那样,烸子放到写游记,长篇人文上。 对于文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灵感,而灵感就是来自外面的世界。 以前,烸子很喜欢到西北那边,其实也是在寻找自己的灵感。 此次,烸子前往印毒那边,在他的亲眼见证下,确实得到了许多的灵感。 虽然早已有个人电脑,而且杨铭提供给他的资金,他也可以买得起个人电脑,但是,他并没有买,依然还是用笔来写的,那种感觉会是让他觉得更加真实。 然后这两年下来,他还真的写了一部长篇的人文,以游览印毒而写出来的。 虽然里面的人物都是和印毒有关的,但是,他考虑到是关于很多人类的事。 “杨先生,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我命名为《苦难》。” 苦难? 杨铭有些惊讶。 看到烸子从自己的书包里面拿出一本很厚的本子。 这应该就是烸子的原稿,也是他这两年的成果。 “我可以看看吗?” “当然。” 杨铭拿过去看。 当他翻开,不得不说,烸子确实是很有灵气的文人。 从对方的文字,他也就看得出来。 杨铭没有仔细看,但是,从这文字来看,杨铭知道烸子这个人的思想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偏激了。 以前,他可能觉得自己苦,觉得国内许多人过得很苦。 但是,当他真正深入到印毒这些国家的时候,他才发现比他苦得人更多。 所以,他才写出这一部《苦难》长篇人文,也可以是是游记。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