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不破不立!-《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2/3)页

    “老先生,确实是这里,这里面积超过两千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陆地香江面积大小。除此之外,这里有两个深水港,对面就是东洋和南高丽,背面是珲春。”

    杨铭在一旁给老先生介绍。

    老先生戴着眼镜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到。

    但是,杨铭知道,等远东市的地图出来,他要送给老先生一份,到时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因为这个远东市在世界地图上,其实就是一个点。

    而香江原来也是一个地点,只是香江现在是世界大城市,所以标志有香港这个名字。

    “这个位置非常好。”

    老先生说道。

    “确实是,对于国内東北来说,这个位置非常关键。”

    说到国内東北。

    老先生神色不一样。

    此时,国内从试验区到沿海城市,到沿海省市全部放开来发展,现在国内的南方,甚至沿海城市都发展得越来越好。

    但是,有一个地方。

    正是東北。

    也是现在老先生最关心的一个地方之一。

    而曾经一度,東北是远东地区最发达的地方,甚至東北的GDP一度超过东洋GDP,就可想而知那个地方的发展程度。

    除此之外。

    在1978年以前,東北的经济也算是国内最好的。

    反而是1978年后,随着南方招商引资大规模发展后,南方发展越来越快,東北为代表的发展则是开始衰落。

    为什么会是这样?

    老先生曾经研究过。

    他觉得和当地以国企为主,而且当地国企,甚至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已经很难再突破了。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地方,未来会是如何?

    老先生真的不敢想象。

    现在杨先生拿下远东市那个地方,在老先生看来却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在这之前,为什么杨先生和帝国集团没有去東北投资,也没有提起过,老先生也是觉得奇怪。

    “杨先生,为什么你之前没有考虑去東北投资?”

    “老先生,其实这和当地经商环境有关。当地以国企为主,发展到现在,各方面已经出现僵硬化了,并不适合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

    这让杨铭想到了很多。

    包括未来很出名一句话。

    投资不过山海关。

    就可以想象到那边的经商环境了。

    而且,那还是在信息化比较发达的时代。

    但是,现在九十年代初,那边百分九十都是和国企有关了,普通人,甚至一般老板到那边投资,可能连性命都不一定安全。

    至于杨铭,影响力是很大,但是,他也不会贸然过去。

    老先生突然听到这里面的问题。

    事实上,杨铭很清楚,等到历史上1998年,朱老在位后,東北的国企开始大规模改革,导致出现严重的下岗情况,实际上,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是不得不那样做,否则对于国内负担更重。

    甚至绝大部分国企都是处于亏损,而需要上面财政进行补贴。

    这倒是和Y国私有制前非常相似。

    但是,杨铭知道,国内不可能走Y国私有制那条路,因为许多人会觉得这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而且,国内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而不是以私人企业为主。

    除此之外,这和苏连解体后,鹅国的休克经济也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国内不可能走Y国和解体后鹅国那条路。

    杨铭也不建议。

    但是,杨铭知道,现在東北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人人都以进入国企,甚至人人都以考编为荣的时候,那么这个地方就很难有发展前途了。

    所以,那个地方必须做出改变。

    但是,如何改变?

    这就要看国内,甚至看老先生的决定了。

    现在老先生还在,杨铭相信老先生,甚至姜先生还是有那个魄力去做的。

    至于现在杨铭拿下远东市,实际上,他就是为東北的改变在做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