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两败俱伤-《刀破天地》
第(2/3)页
场面变得血腥残忍起来,周长生全身上下已经没有一处好地方,鲜血把地面都染红了。只要周长生站起来,王才就是一拳。很多人都已经不敢再看,也不敢说话,生怕已经化身恶魔的王才把矛头瞄向自己。
周长生此刻几乎已经失去了意识,只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去,自己要是倒下了,那自己还练什么拳,读什么书,将来拿什么做侠客,拿什么行侠仗义,修什么长生。
周长生已经被自己打的面目全非,骨头都不知道断了多少根,按理说他早该倒下起不来了,不知道为什么周长生总能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王才有些怕了,怕周长生再站起来,好像那瘦小的身躯里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莫名其妙的,王才这一拳出的稍稍有些犹豫。
反观周长生,此刻也已经到了极限,他不清楚自己再次倒下是不是会昏过去,但是他知道,知道自己站着,就还有机会。像是一棵树,只要根没断,就一定会再次挺直树干!
就在此刻,周长生似乎又一次打破了某种屏障,世界像是变慢了,周长生清楚的觉察到王才的这一拳变慢了,那一刻他明白,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周长生用尽全身力气递出了一拳。这一拳带着屈辱,不甘,愤怒,勇气和希望砸向王才。
“砰!”
王才呆呆地看着砸在自己胸口的一拳,想不明白为什么周长生还能递出这么有杀伤力的一拳,只是现在他再也没时间想明白了,那一拳直接将王才打晕在地。
周长生的那一拳彻底抽空了他全身所有的气力,下一秒钟,他便彻底失去了意识晕了过去,只是虎倒架不散,站着的本能依旧不允许他倒下。
众人都傻了,这是什么情况,倒下的不应该是周长生吗?刚刚还势不可挡的王才竟然被站都站不稳的周长生一拳打倒在地。大家看向周长生的目光变了,从前的嘲讽,蔑视,变成了现在的敬畏。
人们总是喜欢丢掉尊严去仰慕依附强者,以为那样能给他带来所谓的安全。人们又常常蔑视欺辱弱者,因为似乎只有那样才能找回已经丢掉的尊严。
站着的周长生像是一座灯塔,把四周围观人们心底的龌龊想法照的纤毫毕现。没有人敢直视站那那里的周长生,他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如同一座丰碑。
王才的随从们似乎再也受不了站着的周长生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众目睽睽之下想上前去把周长生推倒。原本哭泣的红衣姑娘这时候却像是一只疯了的小虎崽儿扑了过去,护在周长生身前。双眼死死盯着走出来的几人,那架势好似只要是谁敢靠近周长生,她就敢豁出命去,就是死也要从来的人身上咬下一块儿肉来。大家都在观望,只有这个廋弱的小姑娘还在维护这点仅剩的尊严。
那几个随从竟然被一个黑瘦黑瘦的小女孩给吓到了,徘徊片刻也只敢偷偷的把躺在一旁的王才抬起来带走。
不一会,张文显带着一位满头白发的高大老者走了过来。大家自觉地让开来,露出了浑身是血的周长生和护在他身边的小姑娘。张文显看到浑身是血,全身上下没有一点好肉的周长生,鼻子一酸泪哗哗的淌了出来。看到里面的景象,老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得有什么样的意志才能在人晕了之后还保持着站立的姿势。老者抬头环顾四周,周围没有一个人敢直视老夫子的目光。
过了许久,老者长叹一声,那一声叹息包含了太多的意味。有愤怒,有不解,有无奈,有悲哀,有惋惜,有痛苦,更多的还是失望。老者看着守在周长生一旁双眼红肿的小姑娘,亲自抱起周长生离开后院。
张文显似乎看到老者抱起周长生时眼角流下了一滴泪水,老夫子也哭了吗?
小姑娘看到老夫子后,紧紧的跟在他身后,撇着嘴忍着不哭,眼泪却还是不争气的往外流,即使这样,小姑娘依旧盯着老夫子怀里的周长生,生怕他下一秒就消失不见了。
进了屋子,老夫子先把周长生放在床上,而小姑娘就站在床边,一步也不愿离开。随后老夫子又吩咐张文显和几个学生去烧些开水,拿些白布过来,接着便关上了房门,不许任何人进入。过了大概一个时辰,老夫子一脸疲惫的推开房门。
这时候李山和二牛也赶了过来,进屋瞧见周长生的样子后,都止不住落泪。一桶桶热水抬了进去,一桶桶血水抬了出来,一匹匹白布拿了进去,一匹匹红布带了出来,又过了好久老夫子才说道:“好了,总算是保住了命,什么时候醒过来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张文显三人连忙进屋,抬头就瞧见被白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周长生,像是一只巨大的蚕蛹,而一旁的小姑娘就像是蚕蛹旁的一朵小红花。
老夫子这时候才把学生们都召集起来,问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听了以后,老夫子沉默良久,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先让他们都散了,随后又说学馆先放假几天,什么时候来学馆读书先等通知。
那时候,张文显似乎觉得老夫子又老了几分。
周长生父母来到学馆问明白了事情缘由后,只是沉默无言。等水娘看到浑身绑满了白布的儿子后,就坐在床边一直偷偷抹眼泪。而周有财则蹲在一旁,想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心里窝着火却又无可奈何。一向强硬倔强的汉子此时也只能蹲在这儿,什么都做不了。一时间屋子里除了轻轻的啜泣声显得安静极了,大家都在沉默着。
夜里,老夫子独自来到古老沧桑的城墙上,抬头看着头顶的双月。双月垂空,一轮皎白,一轮暗红。夜风吹起夫子披散的头发,卷起垂下的衣摆,此刻的夫子显得格外孤独。夫子知道自己不能对只有十几岁的孩子们要求更多,那些书中的大道理离他们太远,就是成年人大概也会熟视无睹吧。可是为什么自己总觉得很失望,为什么站出来的不是读书很好的张文显,林禹,秦书远几个人,反而是最调皮捣蛋的周长生。
难道这世道真如先生所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第(2/3)页